Copyright © 貴州AG亞遊集團進不去管業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備12005080號-1 中企動力提供技術支持 後台登錄
資訊分類
資訊詳情
管道的鋪設
1、管道在鋪設前應檢查:
1.1溝底標高、底寬、礫石地段回填土厚度是否達到施工標準。
1.2管材、管件、膠圈等的質量、數量是否符合要求。
2、玻璃鋼管道可以采用對接膠合連接、承插膠合連接、承插內外膠合連接、橡膠圈承插連接、法蘭連接等形式。最常用的是橡膠圈承插連接和膠合連接。
2.1將管道置於地溝上之前,必須清理承口的內側及“0”型密封圈對應端的灰塵、砂子、泥土或其它固體附著物。
2.2將管道置於地溝上,注意在兩端各挖一個承插坑,以便安裝插口及承口,應遠離地溝下的砂土和礫石,兩管之間要留下足夠的空間,以備操作者能夠自由清理和檢查。(如圖8)

2.3用布再次將連接區擦淨,同時用一種中性潤滑劑,皂液或者其它溶劑(例如:液體凡士林、輪胎修理用的皂液、矽潤滑油、洗潔淨)擦拭引入端的擴張部分。
2.4再次清理凹槽,取橡膠圈塗潤滑油,同時在兩手之間轉動,試驗其是否完好(橡膠圈及承口側任何部分缺少潤滑油都將影響承插效果)。
2.5由下部開始將橡膠圈底部套入凹槽,然後用力向上拉,同時用手沿圈運動,將橡膠圈的3/4置於凹槽,然後再用力沿上部母線用力拉圈,以便無任何扭曲的將橡膠圈嵌入凹槽。
用手沿管檢查一圈,看整個密封圈是否都已密封,在大口徑的管道中,通常在嵌入後橡膠圈外表麵再塗上一層潤滑油。
2.6使兩管的管端麵對接,直到橡膠圈觸到承口的擴張部分。
這時,再檢查橡膠圈位置,當然首先要確定已無砂土及其它雜質。
慢慢地將插口推向承口,保持承口一半的位置,目測檢查橡膠圈的位置,直到對接到接頭凸緣處停止,下一根管道必須在前一根管道在溝中固定後才可安裝。
2.7對直徑小於1500mm的管道,可通過能跨地溝的挖掘機來插接。即在承口前麵放置一塊或若幹塊相當的木質墊板保護管道端麵,以防被挖掘機吊頭碰傷。然後旋轉吊頭使其緊貼墊板並推動管道使承插口連接。(見圖9)

2.8連接結束後,檢查橡膠密封圈,將一個厚度0.4—0.5mm,寬度15mm,長200mm的鋼片或其他金屬插入承插口之間,以檢查橡膠圈的所有環向部位,以確定橡膠圈具有同一深度。(見圖10)

2.9管道上的三通、四通、彎頭、異徑管和閘閥處應根據管內壓力計算軸向推力,設置止推墩、固定墩、防滑墩。並應采取措施以保證支墩的穩定。
2.10管道安裝在鋪設中斷時,應用木塞或其他堵蓋將管口封閉,防止雜物、動物等進入管道,導致管道堵塞或影響管道衛生。
2.11管道係統中所設置的井室,井壁應勾縫抹麵,井底做防水處理,井壁與管道連接處采取密封措施,防止地下水滲入井室。
2.12長距離輸水,應按設計要求、距離及地形的需要,適當設置閥門、消防栓、排氣閥、排泥閥,其重量不得由管道支撐,必須設置混凝土、磚砌等剛性支墩,支墩應有足夠的體積和穩定性。
2.13如果連接不能在同一直線上,那麽這種帶有角度的非線形連接也應在直線段管道插接及檢驗後方可連接。
2.14管道連接結束後,進行打壓試驗,打開承口處的試壓嘴,連接打壓口,按設計要求進行加壓,檢查橡膠圈的密封情況,如打到試驗壓力(管道工作壓力的1.5倍)不發生滲漏現象,則證明密封良好,否則拆開檢查並重新連接試壓。(圖11)

圖11
3、水壓試驗
3.1當管道工作壓力大於或等於0.1MPa時,應進行壓力管道的強度試驗,當管道工作壓力小於0.1MPa時,除設計另有規定外,一般不進行壓力試驗。
3.2玻璃鋼纏繞(夾砂)管安裝後必須盡早進行水壓試驗,每次試驗長度不宜超過1km。
3.3水壓試驗前應符合下列要求:
(a)管道的變形不超過下表中的數值:接頭安裝正確。係統的止推裝置(固定支墩和其它支墩)到位,且完全達到規定的強度;回填已完成(如果管線有充足的約束力而不致移動時,允許把接頭暴露在外麵);閥和泵已固定好;壓力表已安裝並設置在管道的最低點。
給水、排水管允許徑向撓曲值
原土級別 |
1 |
2 |
3 |
4 |
5 |
|
公稱管徑 |
平均初始值(%) |
3.0 |
3.0 |
2.5 |
2.0 |
2.0 |
平均長期值(%) |
5.0 |
5.0 |
5.0 |
5.0 |
5.0 |
(b)管道充水,打開排氣閥使氣體排出。灌滿清水對管道進行浸潤,浸潤時間不得少於1天。
(c)現場試驗壓力可采用工作壓力的1.5倍,但不小於0.6MPa。
d.水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
緩慢均勻地對管道加壓,先將管段內壓力逐步升高到工作壓力,檢查管道和接口,如無滲漏再提高到試驗壓力,觀察10min,壓力下降值不超過0.05MPa為合格。